脂溢性皮炎可能由肺胃湿热、血虚风燥、肝胆湿热、脾胃虚弱、外感风邪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祛风止痒等方式治疗。
1、肺胃湿热:过食辛辣肥甘或长期熬夜导致肺胃蕴热,湿热上蒸头面引发红斑油腻。治疗以枇杷清肺饮加减,配合马齿苋、金银花外洗,避免羊肉、荔枝等热性食物。
2、血虚风燥:久病耗血或情志不畅致阴血亏虚,皮肤失养出现干燥脱屑。选用当归饮子滋阴润燥,局部涂抹紫草油,日常增加黑芝麻、阿胶等补血食材。
3、肝胆湿热:情绪抑郁或酒精刺激使肝胆疏泄失常,湿热循经外溢。龙胆泻肝汤为主方,辅以茵陈蒿代茶饮,忌食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4、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损伤脾运,水湿停滞化热外发。参苓白术散配合茯苓粥调理,艾灸足三里穴,减少生冷瓜果摄入。
5、外感风邪:卫表不固时风热湿邪侵袭肌表,与内湿相搏发病。消风散加减治疗,外用黄柏煎汤湿敷,注意避免汗出当风。
脂溢性皮炎患者需保持头皮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选择含侧柏叶、苦参成分的洗发产品。饮食宜清淡,多食薏苡仁、冬瓜等利湿食材,限制奶制品、高糖食物。规律作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情志调摄避免焦虑抑郁。皮损急性期禁用烫洗搔抓,冬季加强保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