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物理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病情。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药物诱发、肿瘤相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肌无力、关节疼痛、吞咽困难、肺间质病变等症状。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1、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皮肌炎的基础用药,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可抑制炎症反应。急性期需大剂量冲击,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
2、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常用于激素减量阶段。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肌肉损伤,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3、并发症管理:合并间质性肺炎可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肺动脉高压需波生坦靶向治疗。吞咽困难患者需调整食物质地,必要时鼻饲营养支持。皮肤溃疡需局部消毒并使用抗生素软膏。
4、肿瘤筛查:约20%成人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确诊后应完成乳腺钼靶、胃肠镜、肿瘤标志物等全面筛查。每年重复检查1次,尤其针对40岁以上吸烟人群。合并肿瘤时需优先处理原发病。
5、功能康复:急性期后开始渐进式肌力训练,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担。热敷和低频电刺激改善肌肉血液循环,瑜伽增强柔韧性。日常避免日光暴晒,外出使用SPF50+防晒霜。
皮肌炎患者需长期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ω-3脂肪酸缓解炎症。维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肌溶解。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每3-6个月复查肌酶谱和肺部CT,病情稳定期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药物减量,但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