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脚踝酸痛是怎么回事

2025-04-13

247次浏览

脚踝酸痛可能由运动损伤、长时间站立、鞋子不合适、关节炎、肌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冷敷、更换鞋子、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运动损伤:剧烈运动或意外扭伤可能导致脚踝周围韧带拉伤或软组织挫伤。急性期需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患肢负重活动2-3周。

2、长时间站立:持续站立工作或行走会使踝关节周围肌肉持续紧张。建议每1-2小时坐下休息10分钟,工作时穿着具有足弓支撑功能的减压鞋垫,晚间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缓解疲劳。

3、鞋子不合适: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子会改变足部生物力学。选择鞋头宽松、鞋跟低于3厘米的软底鞋,运动时穿着专业跑鞋。存在扁平足者可配置定制矫形鞋垫改善足弓支撑。

4、关节炎: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累及踝关节,通常伴随晨僵、关节肿胀。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低强度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活动度。

5、肌腱炎:跟腱或胫后肌腱反复劳损会出现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需制动并口服洛索洛芬钠,慢性期可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跟腱断裂需行肌腱修复术或肌腱转位术。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和维生素D的深海鱼。进行提踵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可增强踝周肌肉力量,运动前后做好动态拉伸。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肿胀变形,需及时至骨科就诊排除骨折、滑膜炎等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