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脾脏切除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5-05-22

186次浏览

脾脏切除术后需重点关注感染预防、血栓风险控制、饮食调整、运动管理和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疫苗接种、抗凝治疗、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期随访监测。

1、感染预防:

脾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切除后易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术后需在医生指导下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日常需警惕发热、寒战等感染征象,出现症状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更需加强防护,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血栓防控:

脾切除后血小板升高会增加血栓风险。术后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当数值超过450×10⁹/L时需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严重时需使用低分子肝素。卧床期间应做踝泵运动,长途旅行时穿戴弹力袜。

3、饮食管理:

术后早期需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清、豆腐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1.2-1.5g/kg体重。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禁酒至少3个月。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摄入。

4、运动指导:

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5kg和腹部用力动作,3个月内禁止游泳、球类等剧烈运动。推荐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创伤性脾切除患者需额外保护左上腹,运动时佩戴腹带。

5、长期随访:

术后首年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之后每年至少1次全面体检。重点监测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等指标。恶性肿瘤患者需同步进行原发病随访。育龄女性怀孕前需评估血栓风险,旅行前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脾切除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疫苗接种时间,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补血食材,但需避免民间偏方。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保暖。伤口完全愈合后可进行腹部按摩预防肠粘连,具体手法需经康复师指导。出现不明原因瘀斑、鼻出血等出血倾向时需及时就诊,术后5年内仍是感染高风险期,需持续保持警惕。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