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D滴剂通常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3个月,具体需根据个体营养状况、年龄及医嘱调整。主要影响因素有营养缺乏程度、生长发育阶段、季节变化、合并疾病、监测指标。
1、营养缺乏程度:
严重维生素A或D缺乏者需延长补充时间至6个月,同时定期检测血清25-OHD和视黄醇水平。轻度缺乏者补充1-2个月后评估效果,检测值正常即可减量或暂停。
2、生长发育阶段:
婴幼儿快速生长期建议持续补充至2岁,早产儿可延长至3岁。青春期、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阶段性补充,成人常规预防性补充每年不超过2个月。
3、季节变化:
冬季日照不足时北方居民可连续服用3个月,夏季阳光充足期间建议暂停。高纬度地区居民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可周期性补充。
4、合并疾病:
慢性腹泻、肝胆疾病患者吸收障碍时需长期维持剂量。佝偻病活动期患者需治疗量补充至影像学改善,后转为预防剂量。
5、监测指标:
每3个月检测血钙、尿钙及肝肾功能,出现高钙血症或转氨酶升高需立即停药。血清25-OHD维持在50-125nmol/L为理想范围。
日常可通过每周2-3次15分钟日光浴促进自身维生素D合成,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蛋黄及橙黄色蔬果。哺乳期母亲补充维生素AD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配方奶喂养婴儿需计算奶液中维生素AD含量调整补充剂量。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中毒,表现为头痛、皮肤干燥、关节疼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间歇补充法,如服用1个月停1周后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