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需关注体温维持、母乳喂养、皮肤护理、感染预防、睡眠安全等方面。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需保持环境温度24-26℃,湿度50%-60%。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体,戴好帽子减少热量散失。避免包裹过厚导致捂热综合征,可通过触摸颈背部判断体温是否适宜。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早吸吮,按需哺乳每天8-12次。正确含接姿势需包含大部分乳晕,哺乳后拍嗝防止吐奶。母乳不足时可尝试增加哺乳频率,避免过早添加配方奶。
脐带残端每日用75%酒精消毒2次,保持干燥至自然脱落。臀部护理选用温水清洗,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胎脂无需刻意清除,沐浴水温控制在38℃左右,每周2-3次为宜。
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避免亲吻婴儿面部和手部。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衣物单独清洗暴晒。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后观察局部反应,发热超过38.5℃需就医。
采用仰卧位睡眠,婴儿床避免放置毛绒玩具和松软寝具。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室温不宜过高。同房不同床降低猝死风险,夜间哺乳后及时放回婴儿床。
新生儿护理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进行抚触按摩促进发育。衣着选择纯棉材质,根据室温增减衣物。注意观察黄疸变化,生理性黄疸多在2周内消退。适当进行俯卧训练,每次不超过5分钟。出现拒奶、嗜睡、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母亲需保证充足营养,每日摄入500kcal额外热量,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