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生物制剂主要包括TNF-α抑制剂、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IL-23抑制剂、T细胞调节剂等类型。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通过阻断促炎因子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这类药物适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或关节病型银屑病,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结核潜伏感染。
乌司奴单抗是代表性药物,可同时阻断白细胞介素12和23通路。该药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对头皮和指甲银屑病效果显著,常见不良反应为鼻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前需完成乙肝筛查。
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等药物靶向抑制促炎因子IL-17A,起效速度快且皮损清除率高。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斑块型银屑病,可能诱发念珠菌感染,用药后需观察口腔和生殖器黏膜变化。
古塞奇尤单抗、瑞莎珠单抗等选择性抑制IL-23-p19亚基,每8-12周给药一次。这类药物维持缓解时间长,对特殊部位皮损效果优异,需警惕注射部位反应和头痛等不良反应。
阿法赛特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改善银屑病症状,需每周肌肉注射。该药适用于对其他生物制剂不耐受的患者,可能引起淋巴细胞减少,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
生物制剂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海鱼和菌菇类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诱发代谢异常。规律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症状,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并使用无刺激沐浴产品。治疗初期每2-4周复诊评估疗效,稳定期每3-6个月监测肝肾功能和感染指标,出现持续发热或皮肤化脓感染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