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片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治疗淋病,但目前已不作为首选药物。淋病通常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四环素疗效下降。
1、作用机制:四环素属于广谱抗生素,通过结合细菌30S核糖体亚基阻断tRNA对接,干扰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对部分敏感淋球菌早期使用可能有效,但无法覆盖产β-内酰胺酶菌株。
功能主治:1.本品可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下列疾病:
(1) 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 支原体属感染。
(3) 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 回归热。
(5) 布鲁菌病。
(6) 霍乱。
(7) 兔热病。
(8) 鼠疫。
(9) 软下疳。
(10) 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多对本品呈现耐药,不宜选用于该类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
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g(1~2片),每6小时1次。2.8岁以上小儿常用量:每次25~50mg/kg,每6小时1次。疗程一般为7~14日,支原体肺炎、布鲁菌病需3周左右。
2、耐药现状:我国淋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超过60%,可能与gyrA基因突变、外排泵过表达有关。临床表现为尿道脓性分泌物、排尿灼痛等症状,治疗失败可能导致盆腔炎或不孕。
3、替代方案: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为当前一线方案,头孢克肟或多西环素可作为备选。淋球菌性咽炎需延长疗程至7天,合并衣原体感染时需同步治疗。
4、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避免日晒以防光毒性,忌与含钙镁制剂同服影响吸收。妊娠期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牙齿染色,哺乳期妇女应暂停母乳喂养。
5、检测随访:治疗结束后2周需进行核酸扩增试验复查,性伴侣应同步筛查。反复感染需行药敏试验,耐药病例需上报疾控中心。
淋病患者应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避免辛辣食物减少尿道刺激。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贴身衣物需沸水消毒。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可改善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并发症者需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出现关节肿痛或皮肤红斑需警惕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建议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