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提升术适用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具体包括牙槽骨高度不足、上颌窦底位置过低、骨吸收严重等情况。该手术通过提升上颌窦底黏膜并植入骨粉,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骨支持。
1、骨高度不足: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小于5mm时无法直接植入种植体,需通过上颌窦外提升术或内提升术增加骨量。这类患者常伴随长期缺牙导致的上颌窦气化扩张,术前需通过锥形束CT评估窦底形态。
2、窦底位置过低:上颌窦底与牙槽嵴顶距离过近会限制种植体植入,多见于上颌后牙缺失超过6个月的患者。手术需剥离窦底黏膜并填入人工骨粉,术后6-9个月方可进行种植。
3、严重骨吸收:牙周炎或创伤导致的垂直向骨吸收超过60%时,常规种植易穿通上颌窦。需采用侧壁开窗术式,同期植入自体骨或Bio-Oss骨粉,骨结合期需延长至8-12个月。
4、多牙连续缺失:上颌后牙区连续缺失3颗以上牙齿时,窦嵴距往往呈阶梯式下降。需采用改良式上颌窦提升技术,配合短种植体或倾斜植入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5、解剖变异:上颌窦分隔或窦底凹陷等解剖变异患者,需结合数字化导板进行精准提升。术中需注意避免黏膜穿孔,术后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饮食方面建议术后3天内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影响创口愈合。2周内禁止擤鼻涕或使用吸管,防止负压导致移植物移位。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骨再生,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定期复查拍摄曲面断层片监测骨整合情况,种植体成功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