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具有明确传染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或间接接触感染分泌物传播。
1、性接触传播:淋病奈瑟菌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等黏膜接触传播,无保护性行为感染风险达50%-90%。感染者需避免性活动直至完成抗生素治疗,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
2、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可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败血症,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概率达30%-50%。妊娠期筛查阳性者需接受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新生儿需预防性使用红霉素眼膏。
3、间接接触传染:共用毛巾、浴具等可能接触含菌分泌物物品存在理论风险,但实际发生率低于1%。建议感染者单独使用卫浴用品,高温消毒贴身衣物。
4、潜伏期传染:潜伏期2-10天内虽无症状仍具传染性,约50%女性感染者早期无症状。确诊后应追溯发病前60天内性接触史,所有暴露者均需接受淋球菌核酸检测。
5、治疗中传染性:不规范用药可产生耐药菌株传播,耐头孢菌素菌株检出率已达8.3%。标准方案为头孢曲松500mg肌注联合阿奇霉素1g口服,治疗7天后需复查核酸确认转阴。
预防传播需坚持全程使用避孕套,急性期避免盆浴游泳。确诊后6个月内每月复查,性伴侣同治期间保持禁欲,接触分泌物后立即用碘伏消毒。日常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可增强黏膜免疫力,高危人群建议每3个月进行尿道/宫颈分泌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