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需结合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胆汁酸测定、胃排空功能评估及病理活检等检查手段。
1.胃镜检查:胃镜是确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首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充血、糜烂或胆汁淤积情况。检查时需空腹8小时以上,医生会通过内镜采集可疑组织样本。典型镜下表现为胃窦部黏膜红斑、水肿伴黄色胆汁附着。
2.幽门螺杆菌检测: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可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该细菌会加重胃黏膜损伤,阳性患者需进行根除治疗。粪便抗原检测也是非侵入性筛查方式之一。
3.胆汁酸测定:通过抽取胃液测定总胆汁酸浓度,正常值应<5mmol/L。24小时胃内pH监测能同步评估酸反流与胆汁反流程度,双电极探头可区分酸碱成分。
4.胃排空功能评估:放射性核素标记餐试验可量化胃排空速率,钡餐造影能观察幽门括约肌功能。胃电图检查可检测胃蠕动异常,延迟排空者易发生胆汁淤积。
5.病理活检:胃镜下取3-5处黏膜组织送检,病理报告需注明炎症程度、腺体萎缩及肠化生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自身免疫性胃炎。
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和咖啡因摄入,餐后保持直立位2小时。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胃肠蠕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夜间反流。反复上腹痛或体重下降者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长期胆汁刺激可能增加胃黏膜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