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对眼睛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化学刺激、微生物感染、机械损伤等,可通过佩戴泳镜、控制游泳时间、及时冲洗等方式预防。
1、化学刺激:泳池消毒剂如氯化合物可能破坏泪膜稳定性,导致眼睛干涩、充血。建议选择氯浓度适中的正规泳池,游泳后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缓解不适。游泳前涂抹凡士林在眼周可减少化学物质渗透。
功能主治:随下述疾患的角结膜上皮损伤: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斯·约二氏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干眼综合征(dryeye sydrome)等内因性疾病; 手术后、药物性、外伤、佩戴隐形眼镜等外因疾患。
用法用量:一般一次1滴,1天滴眼5~6次,可根据症状适当增减。一般使用0.1%浓度的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症疾患以及效果不明显时使用0.3%的玻璃酸钠滴眼液。
2、微生物感染:不洁水体中的绿脓杆菌、阿米巴原虫可能引发结膜炎或角膜炎。天然水域游泳需避开藻类密集区,出现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时需及时就医。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可用于细菌性感染治疗。
3、机械损伤:高速水流冲击或水中漂浮物可能造成角膜擦伤。跳水时建议保持闭眼状态,佩戴符合ANSI标准的防雾泳镜。角膜上皮损伤后需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
4、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泳池溴化消毒剂过敏,表现为眼睑水肿和瘙痒。提前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预防症状,严重时需用激素类滴眼液如氟米龙。
5、水压影响:深水区水压变化可能引发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高度近视或术后人群应避免深度超过3米的潜水,游泳时采用蛙泳等低强度姿势减少头部充血。
游泳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避免揉眼。日常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增强角膜抵抗力。每周游泳不超过5次,单次时长控制在90分钟内。高度近视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眼底检查,游泳时选择室内恒温泳池减少温差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