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可通过锥切手术、激光治疗、冷冻治疗、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HPV感染、免疫缺陷、吸烟、多产、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原因引起。
1、HPV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主要病因,可能与病毒整合宿主基因导致细胞异常增生有关,通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清除病毒需增强免疫力,干扰素栓、保妇康栓等药物可辅助治疗。
2、免疫缺陷:艾滋病或器官移植患者易进展为高级别病变。定期宫颈筛查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降低癌变风险,必要时行LEEP刀手术切除病灶。
3、吸烟行为:烟草中致癌物加速病变进展。戒烟6个月后宫颈黏膜修复能力提升,配合β-胡萝卜素补充可改善宫颈细胞微环境。
4、多产损伤:三次以上分娩史者宫颈转化区易受损。产后42天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可采用冷冻疗法消除病变上皮。
5、避孕药影响:连续服用五年以上雌激素制剂需警惕。停用激素类避孕药后,改用屏障避孕法并补充叶酸,多数低级别病变可自然消退。
每日摄入300g十字花科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治疗期间避免盆浴及性生活。CIN1级患者60%可在两年内自行逆转,CIN2-3级接受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达95%,但需每6个月复查TCT和HPV至连续三次阴性。持续感染高危型HPV16/18型或合并免疫缺陷者,建议转诊至妇科肿瘤专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