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不一定是胃癌。幽门梗阻可能由胃溃疡瘢痕形成、幽门管水肿痉挛、胃息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癌等因素引起。
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用法用量:奥美拉唑使用过量,会出现视物模糊、意识模糊、嗜睡、头痛、口干、颜面潮红、恶心及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等症状。本药物不宜经过透析清除,如意外过量服用,应该立即处理。
1、胃溃疡瘢痕:
长期反复发作的胃溃疡可导致幽门部黏膜纤维化,形成瘢痕性狭窄。患者多有周期性上腹痛病史,进食后加重,伴随反酸嗳气。治疗需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严重瘢痕需内镜下球囊扩张。
2、幽门管水肿:
急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可引起幽门管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暂时性梗阻。典型表现为突发呕吐宿食、上腹膨隆。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多数水肿可在1-2周消退。
3、胃息肉梗阻:
幽门附近带蒂息肉脱垂可机械性阻塞幽门通道。常见症状为间歇性呕吐,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4、先天性肥厚:
婴幼儿先天性幽门肌层肥厚是新生儿期呕吐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喷射性呕吐、脱水。超声显示幽门肌层厚度超过4毫米需行幽门环肌切开术,预后良好。
5、胃癌占位:
进展期胃癌侵犯幽门部可导致进行性梗阻,多伴有消瘦、贫血、黑便等报警症状。胃镜活检可确诊,CT评估分期后需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超过90%。
幽门梗阻患者应保持少食多餐,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蛋,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记录每日呕吐次数及性状,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呕血、持续腹痛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诊。定期胃镜复查对明确病因演变至关重要,尤其长期胃溃疡或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每1-2年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