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血便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口服补液盐、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脓血便通常由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息肉、缺血性肠炎、结直肠癌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如蒸蛋、白粥。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高糖食物,减少肠道负担。每日少量多餐,保证热量与蛋白质摄入。
2、微生态调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可修复肠道菌群屏障。配合低聚果糖等益生元使用效果更佳。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疗程不少于4周。
3、对症处理:
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腹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山莨菪碱解痉。避免滥用止泻药,感染性腹泻需充分排出病原体。
4、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痢疾首选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头孢类头孢克肟。阿米巴痢疾需用甲硝唑联合二氯尼特。艰难梭菌感染选用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疗程需足量足时。
5、病因根治:
溃疡性结肠炎需长期使用美沙拉嗪或糖皮质激素。肠道息肉需内镜下切除,结直肠癌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术或姑息手术。缺血性肠炎需血管介入治疗改善血供。
日常需记录排便频率与性状变化,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建议增加山药、南瓜等健脾食材,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肠道蠕动。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2周需结肠镜检查,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筛查肠癌。突发剧烈腹痛、大量便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