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耳洞流脓了怎么办

2025-04-05

54次浏览

耳洞流脓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避免挤压、更换饰品材质、口服抗生素等方式治疗。耳洞流脓通常由细菌感染、金属过敏、护理不当、外力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使用医用酒精或碘伏每日擦拭流脓部位2-3次,消毒前需用无菌棉签清理分泌物。避免使用双氧水刺激伤口,消毒后保持耳洞干燥,持续护理至红肿消退。

2、外用抗生素:

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于患处,每日2次。药膏需覆盖整个发炎区域,涂抹前确保手部清洁,持续用药至分泌物消失后3天。

3、避免刺激:

暂停佩戴耳钉或耳环,睡觉时避免压迫患侧耳朵。不可用手反复触摸伤口,洗头时使用防水耳罩,减少耳洞与洗发水、汗液的接触。

4、更换饰品:

感染控制后选择医用钢、纯金或钛合金材质的耳饰,避免镍合金制品。新耳钉需用酒精浸泡消毒,佩戴前后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复发。

5、口服药物:

严重感染时服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或克拉维酸钾,疗程5-7天。伴有发热或淋巴结肿大需就医,可能需进行脓液培养或切开引流。

护理期间需保持饮食清淡,增加维生素C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辛辣食物。日常可进行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游泳或剧烈出汗。耳洞未愈合前每周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持续观察6-8周,若反复流脓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恢复期选择耳堵式耳钉减少摩擦,避免使用耳线或过重饰品。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