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高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支持、解热镇痛药物等方式缓解,可能与酒精代谢异常、脱水、感染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酒精扩张血管加速散热,但持续高热需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加重脱水,冰敷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
2、补液治疗:
酒精抑制抗利尿激素导致脱水,每小时饮用200ml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椰子水含电解质可替代,呕吐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3、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首选退烧药,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可作为替代。禁用阿司匹林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服药间隔至少4小时。
4、感染排查:
酒后免疫力下降易合并肺炎、尿路感染,体温超39℃或持续48小时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需头孢克肟或左氧氟沙星。
5、肝脏保护:
长期饮酒者高烧需检测转氨酶,水飞蓟宾或谷胱甘肽可辅助护肝。浓茶解酒无科学依据,维生素B族片剂更有助于酒精代谢。
酒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酒精戒断反应可能引发震颤性谵妄。恢复期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补充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促进代谢废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