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手部起泡脱皮通常由皮肤干燥、寒冷刺激、接触性皮炎、汗疱疹或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皮肤干燥:
冬季空气湿度低,皮脂腺分泌减少,角质层水分流失加快。手部皮肤缺乏皮脂保护,容易出现干燥、皲裂甚至起皮脱屑。日常需减少碱性清洁剂使用,洗手后及时涂抹含尿素、凡士林等成分的保湿霜。
2、寒冷刺激:
低温导致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弱,皮肤代谢功能下降。反复冷热交替易引发非冻伤性组织损伤,表现为红斑、水疱及脱皮。外出时应佩戴保暖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冰水或金属物品。
3、接触性皮炎:
冬季频繁接触橡胶手套、洗涤剂等刺激物可能诱发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或水疱,伴瘙痒灼热感。需排查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4、汗疱疹:
寒冷环境下汗腺导管异常收缩,汗液滞留形成表皮内小水疱。好发于手掌、指侧,疱液清亮,破溃后呈现领圈状脱屑。保持手部适度湿润,避免过度使用酒精消毒剂。
5、真菌感染:
冬季手套内潮湿环境易滋生皮肤癣菌,引发角化过度型手癣。特征为环形红斑伴边缘脱屑,实验室镜检可见菌丝。确诊后需规范使用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建议冬季每日用温水不超过40℃清洁手部后,立即涂抹足量保湿产品;选择纯棉透气手套并定期更换;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或化脓需排查细菌感染。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维生素E如坚果及欧米伽3脂肪酸如深海鱼的食物,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避免搔抓患处,夜间可厚涂保湿霜后佩戴棉质手套加强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