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眼底血管造影可以发现黄斑病变吗

2025-05-23

187次浏览

眼底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发现黄斑病变。黄斑病变的诊断主要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手段实现。

1、FFA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是诊断黄斑病变的核心方法,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显影剂,可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渗漏、黄斑区水肿或新生血管等病理改变。典型表现为造影早期黄斑区高荧光渗漏或晚期荧光积存,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具有确诊价值。

2、ICGA检查: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对脉络膜来源的病变更具优势,能清晰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态和范围。适用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可弥补FFA对深层血管显影的不足。

3、OCT联合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高分辨率显示黄斑区各层结构变化,如视网膜增厚、色素上皮脱离等。与血管造影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OCT血管成像OCTA还能无创观察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异常。

4、病变特征识别:

造影可区分干性与湿性黄斑病变,干性表现为玻璃膜疣和地图状萎缩,湿性则显示典型的新生血管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黄斑缺血区呈现无灌注暗区,中心性浆液性病变可见墨渍样渗漏点。

5、动态观察价值:

系列造影检查能动态评估抗VEGF药物治疗效果,通过对比新生血管面积缩小程度、渗漏减少情况等客观指标,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隐匿性CNV或复发病变更需定期复查造影。

建议黄斑病变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戒烟并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避免强光直射眼睛,阅读时保持充足照明,出现视物变形或中心暗影等症状需及时复查造影。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散瞳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眼底变化。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