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营养不良的表现主要包括甲板变薄、纵脊或横沟、甲剥离、甲变色及甲面凹陷。这些症状可能由营养缺乏、局部创伤、真菌感染、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
1、甲板变薄:
甲营养不良时,甲板常呈现均匀性或局部变薄,质地脆弱易断裂。这与角蛋白合成不足有关,常见于长期缺乏蛋白质、铁、锌或维生素B7生物素的人群。妊娠期女性因营养需求增加也可能出现此类表现。日常需增加鸡蛋、瘦肉、坚果等富含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2、纵脊横沟:
甲表面出现平行排列的纵向棱线或横向凹陷带,反映甲母质细胞生长周期异常。纵向棱线多与衰老、缺铁性贫血相关;横向沟纹博氏线可能由高烧、化疗等应激事件导致甲母质暂时功能障碍引起。伴随甲周皮肤干燥脱屑时需警惕银屑病甲改变。
3、甲剥离:
甲板从甲床部分或完全分离,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真菌感染引起的甲剥离多伴有甲下碎屑堆积和黄色变色。接触洗涤剂、溶剂等化学刺激物也可能导致远端甲分离,美甲爱好者更易发生。
4、甲变色:
营养缺乏可导致甲板失去正常粉红色泽,呈现苍白贫血、黄褐维生素B12缺乏或灰白低蛋白血症。真菌感染常引起黄绿色改变,而铜代谢异常可能出现蓝灰色甲弧影。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甲色素沉着。
5、甲面凹陷:
甲板出现针尖样点状凹陷顶针样甲是银屑病甲的典型特征,也可能与斑秃、湿疹等皮肤病相关。系统性因素如缺铁时,甲板可呈现匙状凹陷反甲。这类改变往往提示需要排查潜在系统性疾病。
改善甲营养不良需针对性补充蛋白质、铁、锌、硒及B族维生素,每日摄入30克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搭配深色蔬菜补充叶酸。避免过度修甲和使用刺激性甲油,洗手后及时涂抹含尿素的手部护理霜。若伴随全身症状或病变持续进展,建议进行甲真菌镜检、甲状腺功能及微量元素检测,排除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皮肤病或糖尿病、肝病等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