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温度超过42摄氏度易发生溶血。温度过高会导致红细胞膜损伤,释放血红蛋白引发溶血反应。
透析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透析液温度在36-40摄氏度之间。温度监测设备应定期校准,避免误差。医护人员需每小时记录温度数据,发现异常立即调整。透析机内置温控系统可自动调节,但人工核对不可省略。
溶血早期表现为腰痛、胸闷、寒战等症状,严重时出现酱油色尿。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发生溶血应立即停止透析,保留透析液送检。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溶血后需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
透析患者日常应避免高温环境,规律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控制每日水分摄入量在1000毫升以内。运动以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为主,每次不超过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限制高钾高磷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