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高度近视有可能引起失明吗

2025-05-07

209次浏览

高度近视有可能引起失明。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其眼轴长度明显增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发生变化,眼轴拉长导致视网膜受到牵拉,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脱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高度近视患者易发生黄斑病变,包括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中心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为了预防高度近视引起的失明,建议高度近视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眼底检查,以及时发现并治疗视网膜病变。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蹦极等,以减少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高度近视患者还应关注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视网膜健康。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眼部供血。若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