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可通过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低热等症状。
异烟肼是核心抗结核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利福平可阻断RNA聚合酶活性,常与异烟肼联用增强疗效。吡嗪酰胺在酸性环境中对半休眠菌有独特杀灭作用,这三种药物构成标准短程化疗方案的基础组合。
乙胺丁醇适用于耐药病例,需定期检查视神经毒性。链霉素作为注射用药,对严重病例有快速杀菌效果。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被纳入耐药结核治疗方案,使用时需评估肝肾功能。
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可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维生素B6能减轻异烟肼导致的周围神经炎。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可改善呼吸道症状,但需与抗结核药间隔两小时服用。
耐多药结核需使用贝达喹啉、德拉马尼等新型药物。利奈唑胺对广泛耐药菌株有效,但需监测骨髓抑制。治疗方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个体化调整,疗程通常需18-24个月。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如卫非宁可提高依从性。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时服用,漏服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功能、尿酸等指标,出现皮疹或黄疸需立即就医。
患者应保证每日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饮食,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居室定期通风消毒,痰液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治疗全程避免吸烟饮酒。出现视力模糊、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时需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