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肥大细胞增多症

2025-04-25

394次浏览

子宫内膜癌可通过醋酸甲羟孕酮、他莫昔芬、来曲唑等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癌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林奇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等症状。

醋酸甲羟孕酮通过抑制雌激素受体活性延缓肿瘤进展,适用于早期或复发风险较低的患者。他莫昔芬作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阻断雌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激素治疗需持续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来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贝伐珠单抗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肿瘤血供。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的晚期患者。

卡铂联合紫杉醇是常用一线化疗方案,多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病例。多柔比星脂质体对复发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吉西他滨可作为二线治疗选择,需注意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适用于PD-L1阳性患者,能激活T细胞抗肿瘤反应。帕姆单抗对错配修复缺陷型肿瘤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

激素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可增强疗效,如瑞博西利。靶向药物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用能延缓耐药性出现。化疗序贯免疫治疗的模式正在临床试验中验证。

子宫内膜癌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及全谷物,限制高脂肪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久坐。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注意记录异常阴道分泌物情况。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或免疫性肺炎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