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益生菌、控制原发病、药物干预、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长期腹泻通常由肠道菌群失衡、食物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慢性感染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选择低渣饮食如白粥、馒头。减少乳制品、豆类等易产气食物摄入。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如苹果泥、燕麦片,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
2、菌群调节: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恢复微生态平衡。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泡菜含天然益生菌。避免滥用抗生素,必要时联用益生元促进定植。
3、病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需心理疏导联合解痉药。炎症性肠病需规范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慢性感染者需针对性抗寄生虫或抗菌治疗,如甲硝唑、诺氟沙星。
4、对症用药: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洛哌丁胺减缓肠蠕动。严重脱水时口服补液盐,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避免长期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5、中医干预:脾虚型可用参苓白术散,湿热型适合葛根芩连汤。艾灸神阙、足三里穴位改善功能。辨证施治配合饮食禁忌,忌生冷辛辣。
慢性腹泻患者需记录饮食日志,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适量补充锌元素。低强度运动如散步促进肠蠕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持续两周以上或伴发热、血便需肠镜检查,排除肿瘤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