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栓和痔疮膏是治疗痔疮的两种常见外用剂型,主要区别在于剂型特点、作用部位和使用方法。痔疮栓为固体栓剂,适用于内痔;痔疮膏为软膏剂,多用于外痔或混合痔。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痔疮、肛裂,症见大便出血,或疼痛、有下坠感;亦用于肛周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患处。
1、剂型差异:
痔疮栓呈子弹头状固体,主要成分为油脂基质和药物成分,常温下保持固态,体温下融化释放药效。痔疮膏为半固体软膏,含凡士林或羊毛脂等基质,可直接涂抹于患处。栓剂需直肠给药,膏剂适用于肛门外部或通过配套推注器送入肛管内。
2、作用部位:
痔疮栓通过直肠给药直接作用于齿状线以上的内痔区域,对出血型内痔效果显著。痔疮膏更适合齿状线以下的外痔或肛周皮肤病变,对肿胀、瘙痒症状缓解更直接。混合痔患者可联合使用两种剂型。
3、药物渗透:
栓剂融化后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局部血药浓度高且作用持久。膏剂通过皮肤角质层渗透,起效更快但维持时间较短。含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的膏剂能快速止痛,含氢化可的松的栓剂更适合长效抗炎。
4、使用便捷性:
痔疮膏操作简便,清洁患处后直接涂抹即可。痔疮栓需清洁肛门后戴指套推入直肠2-3厘米,对操作技巧要求较高。急性发作期肛门肿胀明显时,膏剂使用舒适度更高。
5、适应症侧重:
栓剂对直肠黏膜出血、脱垂效果更佳,常用药物如太宁栓复方角菜酸酯。膏剂对肛周湿疹、血栓性外痔更适用,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严重痔疮需配合口服地奥司明等静脉活性药物。
使用痔疮药物期间应保持高纤维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坐浴10分钟,清洁后用药效果更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不含麝香、冰片的制剂。若用药3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肛门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肛周脓肿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