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热可选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或西药对症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板蓝根颗粒等。体内有热多由外感风热、饮食积滞、阴虚火旺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证型选择药物。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1、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火热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状。该药不宜长期服用,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含黄连、黄芩、栀子等成分,主治上焦热盛导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出现轻度腹泻等不良反应。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3、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颗粒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提取物,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出现的发热咽痛。儿童用量需遵医嘱调整,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对板蓝根过敏者禁用,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4、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配伍而成,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恶心等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
5、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针对阴虚火旺型内热,表现为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方中知母、黄柏配伍滋阴药材,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长期使用需监测肾功能,避免电解质紊乱。
体内有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伤阴液。饮食宜清淡,多食梨、荸荠等凉性食物,少食羊肉、辣椒等温热之品。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调节气血。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疾病。日常可通过按压合谷、曲池等穴位辅助清热,保持情绪舒畅也有助于改善阴虚火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