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发臭可能由耵聍堆积、外耳道炎、真菌感染、异物存留、皮脂腺分泌过剩等原因引起。
1、耵聍堆积:耳垢过度积聚与空气氧化后产生异味,常见于油性耵聍体质人群。日常可用生理盐水软化后由医生清理,避免自行掏挖损伤耳道。伴随耳闷、听力下降时需专业器械取出。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用法用量:滴耳。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3次。滴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根据症状适当增...
2、外耳道炎:细菌感染导致耳道皮肤红肿溃烂,渗出物与坏死组织混合产生腐臭味。可能与游泳进水、过度清洁有关,表现为疼痛、瘙痒。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口服头孢克肟。
3、真菌感染:曲霉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霉味,潮湿环境易诱发。耳道可见白色絮状分泌物,伴剧烈瘙痒。需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涂抹,保持耳部干燥。
4、异物存留:儿童玩耍时误塞入小玩具或昆虫死亡腐败,产生腐败性臭味。需急诊耳内镜取出,继发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
5、皮脂腺过剩:油性皮肤者耳周皮脂分泌旺盛,与汗液混合后发酵。建议每日用中性洗面奶清洁耳廓,避免佩戴不透气耳机。
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通风,游泳时佩戴耳塞,棉签仅清洁耳廓避免深入。饮食减少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调节皮脂代谢。耳部出现持续异味伴疼痛、流脓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胆脂瘤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