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有哪些

2024-05-23

2998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血液凝固是机体止血和修复的方式,但若是血液黏稠度过高,则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建议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服用抗凝剂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理:血液容易凝固是因为其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所以此类人群平时可以适当补充蔬菜、水果、谷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止血液凝固有帮助。

功能主治:1)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2)预防心肌梗塞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3)预防房颤、心瓣膜疾病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常用量:避免冲击治疗口服第1~3天3~4mg(年老体弱及糖尿病患者半量即可),3天后可给维持量一日2.5~5mg(可参考凝血时间调整剂量使INR值达2~3)。因本品起效缓慢,治疗初3天由于血浆抗凝蛋白细胞被抑制可以存在短暂高凝状态,如须立即产生抗凝作用,可在开始同时应用肝素,待本品充分发挥抗凝效果后再停用肝素。

2.适当运动:长期静坐,血液流动速度会减慢,也容易引起血液凝固。所以平时应适当进行慢跑、游泳、跳操等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3.服用抗凝剂:若是血液凝固比较严重,建议遵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羟甲香豆素片等抗凝剂治疗。

除以上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改善,比如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建议患者出现不适后及时就医,然后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