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肌少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4-15

248次浏览

肌少症可能由年龄增长、营养不良、运动不足、慢性炎症、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

1、年龄增长:骨骼肌质量与力量随年龄增长逐渐流失,30岁后每十年下降3%-8%,70岁后流失速度加快。日常需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乳清蛋白、鸡蛋、鱼类等优质蛋白,配合抗阻训练延缓肌肉衰减。

2、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或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肌肉合成不足。每日需保证摄入瘦肉、大豆制品等富含亮氨酸的食物,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或补充剂获取。合并消化吸收障碍时需排查乳糜泻等疾病。

3、运动不足:缺乏锻炼加速肌肉萎缩。每周进行3次抗阻训练如深蹲、弹力带练习,结合有氧运动维持肌肉功能。长期卧床患者需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4、慢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分解肌肉蛋白。控制原发病需使用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同时增加支链氨基酸摄入对抗分解代谢。

5、激素下降:睾酮、生长激素水平降低影响肌肉合成。男性睾酮低于300ng/dl时可考虑替代治疗,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需评估激素补充疗法风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缺乏者需内分泌科干预。

预防肌少症需保证每日30克优质蛋白分三餐均匀摄入,如早餐鸡蛋、午餐鸡胸肉、晚餐三文鱼。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结合阻抗训练,深蹲、平板支撑等动作可针对性增强核心肌群。定期监测握力、步速等指标,6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肌肉质量。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