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存在复发可能,复发风险与基础疾病控制、治疗规范性、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相关。预防复发需通过控制感染源、规范用药、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免疫调节等综合管理。
1、基础疾病控制: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基础疾病是主要诱因。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菌群易位,需长期服用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合并腹水者定期腹腔穿刺引流。伴随腹胀、发热症状需及时就医。
2、抗感染治疗:未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易致细菌残留。头孢曲松、奥硝唑、莫西沙星是常用抗菌组合,治疗需持续2-4周。治疗期间监测体温、腹痛变化及血常规指标。
3、营养干预:低蛋白血症会加重腹腔感染风险。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选择鱼肉、乳清蛋白粉,搭配维生素C促进白蛋白合成。血清白蛋白需维持在30g/L以上。
4、腹腔护理:腹水穿刺后需无菌敷料覆盖48小时,观察有无渗液。居家使用腹带支撑腹部,每日碘伏消毒导管入口处。出现腹膜刺激征应立即影像学检查。
5、免疫调节:脾功能亢进患者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乙肝相关肝硬化需持续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需维持CD4计数>200/μl。必要时注射丙种球蛋白增强抵抗力。
复发预防需建立长期管理方案: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2g,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门脉循环,每月检测肝功能与腹水常规。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进行腹部超声筛查,突发腹痛发热需12小时内就诊。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可口服双歧杆菌制剂,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