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老年人妄想症

2025-04-09

205次浏览

老年人妄想症是一种以持续、不符合现实的错误信念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见于65岁以上人群。妄想内容多涉及被害、嫉妒或躯体疾病,可能与脑功能退化、感觉剥夺、社会隔离、神经递质失衡、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脑功能退化:年龄增长导致大脑皮层萎缩、海马体缩小等结构性改变,影响认知功能。患者可能坚信财物被窃或家人投毒,可通过认知训练、社交活动延缓进程。

2、感觉剥夺:视力听力衰退使老年人对外界信息接收不全,易产生误解。建议定期检查感官功能,使用助听器、老花镜等辅助工具减少认知偏差。

3、社会隔离:独居或缺乏社交支持的老人更易产生被害妄想。子女应保持每周3次以上探视频率,鼓励参与社区棋牌活动、老年大学课程等集体项目。

4、神经递质失衡:多巴胺过度活跃或乙酰胆碱不足可能引发嫉妒妄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药物可调节神经传导,需配合血药浓度监测使用。

5、器质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常伴发妄想症状。脑血管造影或脑脊液检查可明确病因,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或深部脑刺激手术。

日常饮食应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太极拳或散步。卧室保持适度光照避免昼夜节律紊乱,护理时避免直接否定患者的妄想内容,采用转移注意力方式沟通。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攻击行为时需及时至精神科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