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意思

2025-04-15

284次浏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炎症,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气压损伤、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

1、咽鼓管阻塞: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当发生感冒、鼻炎或鼻窦炎时,黏膜肿胀可能导致其堵塞。保持鼻腔通畅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蒸汽吸入等方式缓解,避免用力擤鼻。

2、病原体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中耳黏膜炎症反应,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急性期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伴有发热需卧床休息。

3、免疫反应异常:过敏体质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诱发中耳黏膜水肿。明确过敏原后应避免接触,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4、气压急剧变化: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外界气压骤变,可能造成鼓室内外压力失衡。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飞行中婴幼儿可喂食奶瓶缓解耳压。

5、腺样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会直接压迫咽鼓管开口,影响中耳通气功能。经鼻内镜确诊后,重度增生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配合鼻腔冲洗促进恢复。

日常需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二手烟刺激。听力恢复期可进行鼓膜按摩轻压耳屏后快速松开,适当补充维生素A、D促进黏膜修复。游泳时佩戴专用耳塞,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若出现持续耳鸣或平衡障碍,需及时复查声导抗测试。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