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念珠菌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该病由念珠菌属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皮肤潮湿、温暖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
一、传播途径与高危人群:
皮肤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如握手、拥抱等直接接触患者皮损部位可能造成感染。共用毛巾、衣物等个人物品也可能间接传播。免疫力低下人群、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更易感染。婴幼儿因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尿布区域易发念珠菌性皮炎。
二、预防传染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关键,尤其需注意皱褶部位透气。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定期监测皮肤状况。婴幼儿需勤换尿布,排便后及时清洗并涂抹护臀霜。
三、症状识别与治疗: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片,伴有丘疹、脓疱或鳞屑,周围可能出现卫星状皮损。轻度感染可使用抗真菌药膏,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广泛感染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坚持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防止复发。
日常需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潮湿衣物过久。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瘦肉等。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过度清洁。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游泳后彻底冲洗皮肤。若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同时就医检查,避免交叉感染。皮损未愈时应暂停使用公共泳池、健身房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