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能否治愈取决于疾病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案选择。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患者治愈率较高。
1、早期子宫内膜癌: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局限于子宫内膜的Ⅰ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子宫及附件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术后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CA125和影像学检查,配合中医调理气血。日常避免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推荐食用十字花科蔬菜。
2、中期局部进展期:
Ⅱ-Ⅲ期患者需联合放化疗,紫杉醇+卡铂方案可控制病灶扩散。治疗期间出现放射性肠炎可尝试蒙脱石散保护黏膜,骨髓抑制时配合地榆升白片。建议采用高蛋白低脂饮食,每周3次30分钟快走锻炼。
3、晚期转移性癌症:
Ⅳ期患者以靶向治疗如阿帕替尼联合免疫治疗为主,需关注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疼痛管理可选用曲马多缓释片,同时进行音乐疗法缓解焦虑。家庭护理需每日记录疼痛评分和服药时间。
所有分期患者均应保持BMI在18.5-24之间,每月监测体重变化。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复查阴道超声,5年内每年进行全身骨扫描。烹饪建议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每日摄入30克坚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心理支持方面可参加病友团体活动,练习正念呼吸每天2次。出现异常阴道排液或骨盆疼痛需立即就诊,避免自行服用含雌激素类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