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2025-09-09

1263次浏览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的饮食原则,主要控制钠盐、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的摄入量。饮食调整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控制血压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及高盐调味品。过量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和血压波动。建议使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部分食盐,烹饪时选择蒸煮等少盐方式。

2、限制饱和脂肪

减少动物油脂、黄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饱和脂肪供能比应低于总能量的10%。优先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以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

3、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及豆类、西蓝花等蔬菜。水溶性膳食纤维可结合胆固醇排出体外,改善脂代谢。水果选择低糖品种,每日200-350克,避免榨汁损失膳食纤维。

4、选择优质蛋白

优先摄入鱼类、禽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等低脂蛋白来源,减少红肉及内脏摄入。每周鸡蛋不超过4-6个,避免高胆固醇食物。乳制品选择脱脂或低脂类型,每日300毫升左右。

5、保持饮食规律

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避免暴饮暴食加重心脏负担。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限制含糖饮料及酒精。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与升糖指数,肾功能异常者需调整蛋白质与钾的摄入。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长期坚持饮食管理,结合适度运动和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血糖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膳食结构。烹饪方式以凉拌、炖煮为主,避免煎炸烧烤。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少油少盐,随身携带健康零食避免饥饿性低血糖。家属应共同参与饮食监督,帮助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食物选择标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