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1、飞沫传播:
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可直接进入他人呼吸道。飞沫在1-2米距离内具有传染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断此类传播。密闭空间内飞沫可能悬浮形成气溶胶。
2、接触传播:
病毒通过感染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接触污染部位后触摸眼口鼻导致感染。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风险较高,勤洗手和物体表面消毒可降低传播概率。
3、气溶胶传播:
医疗操作产生的气溶胶在通风不良环境中可悬浮较长时间。插管、吸痰等操作会产生大量含病毒气溶胶,医务人员需使用N95口罩和防护面屏等三级防护装备。
4、粪口传播:
患者粪便中检测到活病毒,存在通过消化道感染的可能。卫生间地漏反味可能形成带病毒气溶胶,保持下水道密封性并加强卫生间通风可预防此类传播。
5、母婴传播:
胎盘、产道或母乳喂养可能造成垂直传播。确诊孕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新生儿需进行核酸检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病毒会通过母乳传播,但建议喂养时做好防护。
预防传播需综合采取防护措施,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每日开窗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外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含酒精洗手液清洁,居家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注意食品卫生,肉类蛋类彻底煮熟,生熟食案板分开使用;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维持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