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可通过提肛运动、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该病可能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慢性咳嗽、直肠黏膜松弛等因素引起。
1、提肛运动:盆底肌群松弛是直肠脱垂的重要诱因,每日进行3组提肛训练能增强括约肌力量。每组收缩肛门10秒后放松,重复15次。坚持3个月可改善轻度脱垂,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2、饮食调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导致便秘会加重脱垂,每日需摄入25g膳食纤维。推荐食用火龙果、燕麦、奇亚籽等高纤维食物,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直肠充血。
3、药物治疗:黏膜脱垂伴炎症时可用地奥司明改善静脉回流,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乳果糖软化粪便。直肠栓剂如太宁栓可缓解局部水肿,需配合病因治疗。
4、硬化剂注射:Ⅱ度脱垂可采用5%酚植物油或聚桂醇注射液行黏膜下注射,通过化学刺激使黏膜与肌层粘连。每周1次,3次为疗程,有效率约70%,可能出现肛门坠胀等暂时性反应。
5、手术治疗:Ⅲ度脱垂需行Altemeier经会阴直肠切除术或Delorme黏膜切除术,术后复发率低于5%。合并肛门松弛者可同期行肛门环缩术,住院时间约7-10天,需预防感染和尿潴留。
患者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用力,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游泳增强盆底支撑力。术后3个月内使用环形气垫减少肛门压力,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慢性咳嗽患者应及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