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性感冒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缓解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免疫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1、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内病毒及毒素改善腹泻症状,洛哌丁胺可抑制肠蠕动减少排便次数。用药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变化,水样便转为糊状后可逐渐减量。
2、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能预防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每袋需用250ml温水冲服。严重呕吐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儿童按每公斤体重50ml计算每日总量。
3、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病毒性腹泻同样有效,常温保存避免高温失效。
4、解痉止痛:
山莨菪碱片能缓解肠痉挛引发的阵发性腹痛,青光眼患者禁用。热敷腹部配合按摩足三里穴位可辅助减轻疼痛。
5、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颗粒适用于确诊轮状病毒感染病例,用药不超过7天。干扰素喷雾剂可增强局部免疫力,直接作用于咽喉部病毒定植部位。
发病期间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蒸苹果、山药粥等健脾食材,每日补充1000-1500ml温水。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及时消化科就诊,儿童患者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急性期卧床休息时保持右侧卧位减轻胃部不适,康复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