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阿司匹林科学用药解答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

2022-11-04

8174次浏览

问: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效应如何?

答: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达到不同的效应:小剂量阿司匹林(75-300mg/天)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中等剂量阿司匹林(500mg/天-3000mg/天)具有解热镇痛效应;大剂量阿司匹林(超过4000mg/天)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所需要的阿司匹林的剂量比止痛和抗风湿所需要的剂量小得多。由于大剂量会增加前列环素合成的抑制,因此从理论上讲,应优先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栓试验协作组2002年完成的分析证实,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天)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的,但在急性情况下,则需要可能至少首剂150mg的负荷剂量。问:阿司匹林哮喘是怎么一回事?

功能主治: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 口服 (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可每4小时一次。 (2)抗炎、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 (3)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应用。 局部缺血性脑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一次50~300mg,一日一次; 急性心肌梗死,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100m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每日300mg,可术后6小时开始;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手术前2小时给予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mg-100mg;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建议手术前开始,一次100mg-300mg,一日1次。 (4)胆道蛔虫病:口服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 小儿常用量口服。 (1)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一次。 (2)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2~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要浓度调整剂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0mg/kg。 (3)儿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每日3~4次;退热1~2天后改为每日20mg/kg,每日2~4次;症状解除后减少剂量至每日2~5mg/k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月或更久。

答:由于阿司匹林能抑制环加氧酶,从而可生成白细胞三烯,此种慢反应物质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持久的收缩,结果引起剧烈的哮喘。临床上出现高度缺氧、呼吸困难,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除阿司匹林以外,还有些解热镇痛药物和非激素的消炎药物也可抑制环加氧酶,同样也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如非那西丁、扑热息痛、安乃近、安痛定、保太松、去痛片、消炎痛、布洛芬等,另外还有复方成分的药物,如复方扑尔敏、速效伤风胶囊,由于这些药物中加入了镇痛药物成分,所以导致阿司匹林哮喘的发作。阿司匹林哮喘在临床上症状是很典型的:口唇发绀、大汗淋漓、气短、不能平卧,少数人还出现荨麻疹或者血管性水肿,其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对阿司匹林过敏而引起哮喘的人,多半合并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所以有这类疾患的患者就不要口服阿司匹林,以防止发生阿司匹林哮喘。这类患者如果误服了阿司匹林药物或者其它解热镇痛药物而发生了哮喘,应立刻静脉推注激素、氨茶碱,吸氧并取半坐位,使其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危重者可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无阻,同时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再接触过敏原。

问:如何科学选择阿司匹林的服药时间、服药间隔和剂型?

答:肠溶阿司匹林最好能在早餐后服用,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在临床实践中,不建议间隔2天以上。经常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好处在于增加耐受性,同时减少阿司匹林对前列环素的抑制。为减少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应长期应用肠溶阿司匹林。对于某些急诊病例(如心梗),医生推荐使用水溶阿司匹林或将肠溶阿司匹林片含化或嚼服。

问:如何减少阿司匹林治疗的不良反应?

答: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黏膜损害,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出血,与剂量增加有关。大剂量阿司匹林会使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加倍,但致命性出血比较少见。对于有出血倾向或存在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尤其应该小心谨慎,特别是阿司匹林同时与其他改变血液流变学的药物合用时(如抗凝药)。降低阿司匹林剂量并不一定减少出血的频率,但能降低出血发生的严重程度。改善耐受性的方法包括:应用小剂量(75-150mg/天)阿司匹林;最好服用肠溶剂型;清除胃幽门螺杆菌,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药;测定患者血小板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

问:在手术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吗?

答:过去认为手术前应停药10天以上。如今,这一问题有了不同的答案:有必要考虑每个个体的效益和风险。例如,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在手术时不建议停药。作小手术如前列腺切除、口腔外科或浅表皮肤手术发生出血的危险比不用阿司匹林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低。即使在继续应用阿司匹林时行冠脉搭桥术,也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临床经验表明,在手术48小时前停用阿司匹林就足够了。

问:性别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否有影响?

答:总体说来,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文献报道阿司匹林药代动力学的性别差异。以前的研究曾怀疑阿司匹林对女性的保护作用不如男性,最近的一些研究未能证明这一观点。

问:停用阿司匹林后发生血栓的危险是否增加(停药后反跳)?

答: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停用阿司匹林后发生血栓的危险会增加。如果机体在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烷合成的同时,增加血小板上血栓烷受体(这一现象称之为上调),那么停用阿司匹林后,发生血栓的危险就会增加。研究资料表明,健康人应用阿司匹林2周后,血小板血栓烷受体的类型和数量未发生变化。

问:阿司匹林与哪些物质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抗血小板效应?

答:抗凝药:同时服用抗凝药可增加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因此,二者合用仅限于有特别危险因素的患者。血管紧张肽转变酶(ACE)抑制剂:关于阿司匹林与ACE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献报道结果不同,因此不能得出结论。酒精:健康人饮酒后会增加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和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抑酸药/牛奶:同时服用抑酸药或牛奶不影响阿司匹林的吸收速率。

问:有哪些药物可以代替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

答:除阿司匹林外,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是目前经常使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当用阿司匹林治疗有禁忌时,可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然而,治疗费用加大。

问:抗血栓药是否能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答: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不同,在某些疾病中联合应用可能有互补效应。上述联合用药可能会延长出血时间,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危险。

问:对于治疗抵抗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患者如果对常规推荐的治疗方案(如应用标准剂量)没有反应就被认为是治疗抵抗。这里所说的治疗抵抗不包括因诊断错误而导致的治疗无效。此时,首先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应用阿司匹林的指征。例如,70%的颈动脉内膜狭窄的患者需要行外科手术。对于心脏血管栓塞患者,抗凝药能提供更有效的保护。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就要考虑改变服药剂量,使剂量个体化。血小板更新速率较快的患者间歇给予大剂量(如每14天给予500mg阿司匹林)会使结果改善。或考虑改变服药策略,如改在夜间服用。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如出血时间等)了解药物是否起效。如仍疗效不佳,可改用氯吡格雷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