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可能由淋巴系统损伤、感染、肿瘤压迫、先天性发育异常、放射治疗等因素引起,长期未干预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反复感染、皮肤纤维化等并发症。
1、肢体增粗:淋巴液滞留引发局部组织肿胀,早期表现为按压凹陷,后期发展为非凹陷性水肿。日常需穿戴压力袜,睡眠时抬高患肢,医疗干预可采用手动淋巴引流或气压治疗仪。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2、皮肤病变:慢性水肿导致角质层增厚和乳头状瘤形成,增加细菌感染风险。护理需每日用pH5.5清洁剂清洗,涂抹尿素软膏保持湿润,合并感染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3、活动受限:下肢水肿超过周径4cm将影响步态,上肢水肿可致关节活动度下降50%。建议进行水中运动、瑜伽等低冲击训练,医疗康复需定制弹性绷带加压方案。
4、反复感染: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每年发作丹毒超过3次需警惕。预防性使用青霉素V钾片,发作期卧床休息并静脉输注头孢曲松,慢性期可考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5、心理社交障碍:47%患者出现体象障碍和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情绪,加入病友互助组织,严重心理问题需联合帕罗西汀等药物干预。
淋巴水肿患者需长期控制钠盐摄入在3g/日以下,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每日进行30分钟抬腿运动。建议每3个月复查淋巴造影,皮肤护理推荐含积雪草成分的修复霜,避免患肢抽血或测量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