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通过保持卫生习惯、规范医疗操作、增强免疫力、调节激素水平、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预防。该疾病通常与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慢性炎症扩散等因素相关。
1、卫生防护:日常需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避免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更换内裤,性交前后双方均应清洁。经期避免盆浴及游泳,减少病原体上行感染风险。
2、规范医疗操作:宫腔手术或检查后需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人工流产、刮宫等操作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术后两周内禁止性生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需定期复查,出现异常出血及时就医。
3、免疫管理: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体质。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4、激素调节:围绝经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通过瑜伽、冥想缓解压力,减少皮质醇分泌异常。多食用亚麻籽、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维持子宫内膜正常代谢。
5、疾病控制:及时治疗盆腔炎、宫颈炎等邻近器官感染。结核病患者需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140/90mmHg。
预防子宫内膜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方案,每日摄入300g深色蔬菜补充抗氧化物质,每周食用3次深海鱼类获取Omega-3脂肪酸。坚持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或下腹坠痛时,建议48小时内就诊妇科进行阴道超声和分泌物培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