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症可通过药物调节、激光脱毛、电解脱毛、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副作用、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
1、药物调节:多毛症与雄激素水平异常密切相关,常用药物包括螺内酯、氟他胺、口服避孕药等。螺内酯作为醛固酮拮抗剂可抑制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氟他胺通过阻断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避孕药则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改善症状。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见效。
2、激光脱毛: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毛囊结构,适合大面积毛发去除。半导体激光、翠绿宝石激光、Nd:YAG激光是常用设备,需进行5-8次疗程,每次间隔4-6周。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需避免日晒并使用修复霜。
3、电解脱毛:通过电流永久性破坏毛囊,适用于细小毛发及敏感部位。包括热分解电解、混合电解、闪光电解三种技术,单次治疗时间较长但效果持久。可能产生轻微刺痛感,需由专业技师操作。
4、生活方式调整:肥胖会加重激素紊乱,建议控制BMI在18.5-23.9范围。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配合地中海饮食模式。避免摄入含激素的保健品,保证7-8小时睡眠调节内分泌节律。
5、手术治疗:针对病理性多毛症,肾上腺肿瘤需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考虑卵巢打孔术。术后需定期检测激素水平,配合药物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摄入,减少红肉及高糖食品。瑜伽、普拉提等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性激素分泌异常。日常护理建议使用含果酸的脱毛后修复产品,避免使用蜡脱等刺激性脱毛方式。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月经紊乱、声音低沉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内分泌科进行激素全套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