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霉菌性感染用什么药

2025-04-16

263次浏览

霉菌性感染可通过克霉唑、氟康唑、制霉菌素等药物治疗。该病通常由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免疫力下降、潮湿环境刺激、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克霉唑:作为广谱抗真菌药物,克霉唑能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适用于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局部使用时可选择乳膏或栓剂剂型,阴道给药需连续使用3-7天。用药期间需保持患部清洁干燥,避免与其他外用药物混合使用。

2、氟康唑:系统性抗真菌药通过抑制麦角固醇合成发挥作用,对深部真菌感染效果显著。口服制剂常用于顽固性阴道念珠菌病或口腔念珠菌病,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与华法林等药物联用。

3、制霉菌素:多烯类抗真菌药能与真菌细胞膜结合形成孔道,特别适合消化道黏膜感染。口服混悬液可治疗口腔鹅口疮,外用软膏适用于皮肤皱褶处感染。该药物肠道吸收率低,局部使用不易产生全身性副作用

4、免疫调节:长期反复感染需排查HIV感染、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每日监测空腹血糖不超过7mmol/L。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

5、环境干预:保持室内湿度低于60%,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2小时。贴身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煮沸消毒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避免穿未彻底干燥的泳衣或运动服,健身房公共座椅需铺垫消毒毛巾。

均衡饮食应限制精制糖摄入,每日添加糖不超过25克,增加无糖酸奶、大蒜等天然抗真菌食物。有氧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项目,每周累计150分钟。护理重点在于维持患处透气性,沐浴后彻底擦干趾缝、腹股沟等易感部位,必要时使用抗真菌粉剂预防复发。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