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发烧拉肚子是二次感染吗

2025-04-26

318次浏览

痰湿瘀阻可通过二陈汤、温胆汤、苓桂术甘汤、血府逐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经典方剂调理。痰湿瘀阻多与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水湿停聚、血行不畅、肝郁脾虚等因素相关。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

二陈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是燥湿化痰的基础方剂。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茯苓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该方适用于痰湿壅盛导致的胸闷、咳嗽痰多、舌苔白腻等症状,通过健脾化湿改善痰湿体质。

温胆汤含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等药物,具有清热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竹茹清化热痰,枳实行气消积,配合半夏化痰作用,常用于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口苦、心烦等症状,对痰湿郁久化热者尤为适

此方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为主药,专治水湿停聚中焦。茯苓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白术健脾燥湿,三药协同可消除痰饮所致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对于脾虚水湿不化引起的痰湿证效果显著。

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等组成,针对痰湿兼血瘀证候。桃仁活血祛瘀,红花通经散瘀,配合化痰药物能改善痰瘀互结导致的胸痛、舌质紫暗。适用于痰湿阻滞脉络形成的瘀血症状。

方中半夏化痰,白术健脾,天麻熄风,配伍茯苓、橘红等药物。主要治疗痰湿上扰引起的眩晕头痛,通过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双重作用,缓解痰湿挟肝风上扰的复杂病机。

调理痰湿瘀阻体质需配合饮食运动干预。饮食宜选择薏苡仁、赤小豆、山药等健脾利湿食材,避免肥甘厚味。适量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长期痰湿症状或出现严重胸闷痛、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中药需在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配伍。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