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胆结石吃哪些药

2025-04-18

295次浏览

肝胆结石可通过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治疗。肝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失衡、胆道感染、胆囊收缩功能异常、高胆固醇饮食、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1、胆汁调节药:

熊去氧胆酸能促进胆汁酸分泌,降低胆固醇饱和度,适用于胆固醇型结石。鹅去氧胆酸通过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减少胆汁胆固醇含量,需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两类药物需配合低脂饮食,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或肝功能轻度异常。

2、抗感染药物:

合并胆道感染时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炎症。急性胆管炎可能出现发热、黄疸症状,严重时引发感染性休克。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炎症指标。

3、中成药辅助:

消炎利胆片含穿心莲、溪黄草等成分,具有促进胆汁排泄作用。胆宁片通过大黄、金草等药材缓解腹胀隐痛症状。中成药适用于直径小于5mm的泥沙样结石,需避免与西药同服。

4、解痉止痛药:

胆绞痛发作时可临时使用山莨菪碱或间苯三酚缓解平滑肌痉挛。剧烈疼痛伴呕吐需警惕胆总管梗阻,此类药物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3次。长期反复疼痛提示需手术干预。

5、溶石联合方案:

药物溶石适合X线阴性结石,需配合低胆固醇饮食和规律进食。体外震波碎石后联合口服溶石药物可提高清除率。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超声,结石完全溶解后仍需维持治疗3个月。

日常需限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胆汁酸代谢。快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胆囊排空功能。出现持续右上腹痛、陶土样大便或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药物保守治疗期间建议每半年进行肝胆超声和肝功能检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