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见治疗药物包括M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等。
一、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尿频:
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可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减少尿急和尿频症状。这类药物适用于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膀胱敏感度增高患者,可能出现口干、便秘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配合盆底肌训练和膀胱训练能增强疗效。
二、下尿路感染所致尿频:
细菌性尿道炎或膀胱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感染控制后尿频自然缓解,同时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冲刷尿道。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缺乏引发的尿频,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
三、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频:
合并盆底松弛者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改善排尿阻力,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风险。中成药如癃闭舒胶囊对轻中度排尿异常有调节作用,含有的黄柏、车前子等成分具有抗炎利尿功效。
日常需记录排尿日记明确诱因,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利尿物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能增强盆底肌力量。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夜尿增多时可尝试睡前3小时限制饮水。若伴随血尿、发热或腰痛需立即排查泌尿系结石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