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是一种胸骨后灼烧感或疼痛感,可能由胃酸反流、食管炎症、饮食刺激、妊娠反应或胃食管反流病等因素引起。
1、胃酸反流:胃酸逆流至食管是烧心的主要原因,胃酸刺激食管黏膜产生灼烧感。减少高脂饮食、避免餐后立即平躺可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抑酸药物。
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用法用量:奥美拉唑使用过量,会出现视物模糊、意识模糊、嗜睡、头痛、口干、颜面潮红、恶心及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等症状。本药物不宜经过透析清除,如意外过量服用,应该立即处理。
2、食管炎症:长期胃酸刺激导致食管黏膜损伤,表现为持续性烧心伴吞咽疼痛。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治疗包括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和促动力药多潘立酮。
3、饮食刺激:辛辣食物、咖啡因或酒精可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避免食用辣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选择燕麦、香蕉等温和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4、妊娠反应: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贲门松弛,引发妊娠期烧心。建议少食多餐、睡觉时抬高床头,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硫糖铝等安全药物。
5、胃食管反流病: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反复烧心,可能伴随反酸、咳嗽。需长期管理,包括减重、避免紧身衣物,药物可选法莫替丁或进行胃底折叠术。
调整生活方式是缓解烧心的基础措施,建议采取低脂高纤维饮食,减少柑橘类水果和碳酸饮料摄入。规律进食时间、控制每餐食量至七分饱,餐后保持直立姿势至少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夜间反流。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可促进胃肠蠕动,但应避免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运动。长期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时需及时消化科就诊,排除巴雷特食管等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