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肠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4-20

315次浏览

肠炎可能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药物刺激、肠道菌群失衡、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饮食因素:摄入变质食物、过量辛辣或生冷食物会直接刺激肠黏膜。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避免酒精和咖啡因。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例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2、微生物感染:沙门氏菌、志贺菌等细菌感染占感染性肠炎70%以上。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常见于儿童,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伴有水样便和发热症状时可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

3、药物影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肠道屏障,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艰难梭菌感染。化疗药物引发肠炎时需配合谷氨酰胺制剂,必要时暂停原治疗方案

4、菌群失调:肠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时,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可能诱发炎症。发酵食品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菌群平衡,严重时可选用粪菌移植治疗。

5、免疫异常: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因素相关。这类患者常出现腹痛伴黏液脓血便,结肠镜检查可见连续性黏膜病变,需长期使用美沙拉嗪或免疫抑制剂。

肠炎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煮软的胡萝卜、南瓜等低纤维蔬菜,避免豆类和奶制品。每日补充1500-2000ml水分,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便血、高热需及时消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肠镜或CT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