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可能由外伤性损伤、气压急剧变化、感染性炎症、噪音暴露、异物侵入等原因引起。
1、外伤损伤:耳道直接受外力撞击或掏耳不当可能造成鼓膜机械性穿孔。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可降低风险。急性期需保持耳道干燥,多数小型穿孔可自行愈合。
2、气压创伤:飞机起降或潜水时中耳内外压力失衡可能导致鼓膜破裂。进行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有助于平衡压力,航空旅行时可使用专用耳塞。气压伤引起的穿孔通常呈星芒状裂痕。
3、中耳感染:化脓性中耳炎产生的脓液积聚使鼓膜受压坏死。可能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症状。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鼓膜切开引流。
4、噪声暴露:超过140分贝的爆炸声可产生冲击波损伤鼓膜。此类穿孔多位于鼓膜紧张部,边缘不规则。职业暴露者需佩戴防护耳罩,突发爆震伤后应立即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5、异物损伤:昆虫进入或热金属屑溅入耳道可导致组织灼伤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痛伴耳鸣,需急诊行耳内镜取出异物。化学腐蚀性物质入耳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期需评估听骨链损伤情况。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污水入耳,听力恢复期可进行吹张练习。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突发眩晕或持续耳漏超过两周需复查颞骨CT。